羽绒属于天然蛋白纤维,羽绒纺织品具有柔软、蓬松、保暖性能优异等特点,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羽绒可作为体育用品、工艺品、服装和床上用品的填充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羽绒加工其中作为服装和床上用品的填充物占首位。

羽毛羽绒作为服装床上用品,可分为白色羽绒和异色羽绒。其中,灰色羽绒等异色羽毛羽绒用途不广,价格低廉。对这部分羽毛进行再加工,提高其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有色羽绒漂白技术的研究对提高异色羽绒的附加值,增加白色羽毛的出口创汇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报道的灰羽绒脱色漂白可采用氧化剂处理和还原剂处理。这两种方法都不够成熟有效,漂白羽绒产品存在很多问题。脱色漂白处理后的羽绒手感较硬,蓬松度较低。但如果只用H2O2作为氧化剂进行氧化漂白,漂白过程难以控制,容易导致过度氧化或氧化不完全,容易造成漂白后羽绒变脆、易粉碎、发黄等现象。一段时间后,一般在三个月左右,漂白羽绒部分变色,严重影响漂白羽绒的使用性能。有关报道称,羽毛织物采用选择性氧化漂白联合还原漂白的处理方法进行漂白。此外,还有学者对鸵鸟毛和牦牛绒进行了选择性漂白研究。
针对有色羽绒漂白的技术难点,通过预处理(金属络合)、清洗漂白技术的系统研究,开发了有色羽绒低温选择性漂白技术,解决了白度与纤维脆性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材料:灰色羽绒
化学品:次亚磷酸钠;焦磷酸钠;硫酸亚铁;氢氧化钠;甲酸;冰醋酸;过氧化氢30%;净洗剂209工业品;氨水
仪器:DHG-9070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SHZ-300A旋转恒温振荡器;SHZ-D循环水真空泵;WSD-3V荧光白度仪
选择性漂白处理分三步:预处理、清洗(水清洗或助剂清洗)和双氧水漂白。
预处理是利用适当的色素络合试剂和相应的络合处理工艺对有色羽绒进行络合处理,使络合试剂的金属离子和色素形成络合物。在后续的H2O2漂白过程中,金属离子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H2O2漂白有选择地进行,有效地催化和漂白有色羽绒中的色素。
由于羽绒天然拒水,在预处理过程中加入JFC作为润湿剂。为了尽量减少亚铁离子的氧化和羽绒纤维的流失,将羽绒纤维和处理液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
清洗是介于预处理和选择性漂白之间的中间处理过程,在选择性漂白效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洗不充分,吸附在羽绒纤维角质上的金属离子不清洗,漂白时会催化羽绒角蛋白的漂白,使羽绒纤维严重受损脆化。如果清洗过于强烈,络合在色素上的金属离子也会从络合物中分离出来,失去选择性漂白的效果,白度变差。由于羽绒在清洗过程中容易缺失,本实验采用易透水的织物罩在烧杯上进行清洗。